skip to main content

注意肌肉流失 及早存肌金

Jul, 2025

訓練肌力不嫌早

隨著健康意識抬頭,越來越多人知道增加肌肉量的重要性。值得注意的是,人體肌肉量大約30歲左右來到高峰,之後就開始流失。根據統計,40歲之後肌肉量每年約流失0.5%~1%,60歲之後加速流失至2%。想要擁有更美好的人生,健康存摺裡就一定不能缺少「肌金」,建議,40歲就要開始養肌肉、存肌金!  

 

存肌金對健康好處多:

 

肌肉不只能改善身體形態,讓線條看起來更健美,還能提升體力與耐力,此外,增加肌肉量還能帶來以下好處: 

 

1.提高代謝 :

肌肉消耗的熱量比脂肪還要多,增加肌肉量有助於提高基礎代謝率,讓身體不易發胖。 

 

2.幫助血糖穩定:

肌力訓練能夠提高肌肉對胰島素的敏感度,不只能穩定血糖,對於預防糖尿病也有所助益。 

 

3.促進骨骼健康:

練肌力有助於提升骨質,同時也能提高身體的控制力,避免跌倒發生骨折。  

 

4.保護器官:

肌肉可以吸收外來的衝擊力,降低對身體器官的傷害程度。   

 

肌肉量自我檢查:

想要知道自己的肌肉量夠不夠,可以藉由以下方式來自我評估:

 

1. 男性小腿圍小於34公分,女性低於33公分,就表示肌肉量不足。

 

2. 用雙手的食指與拇指圍成一個圈,並且圈住小腿最粗的地方,若沒有空隙表示肌肉量較為充足,反之,若空隙越大,代表肌肉量越缺乏。 

 

肌肉流失4警訊:

除了以上的自我測量法之外,還可以多留意生活中是否曾出現以下警訊:

 

1. 走路變慢:例如原本可輕鬆過完的馬路,開始變得吃力。

2. 握力下降:擰不乾濕毛巾。

3. 爬不動樓梯:爬不到10階樓梯就開始受不了。

4. 反覆跌倒:1年內跌倒2次以上。

 

養肌肉存肌金這樣做:

 

運動+飲食雙管齊下,才有助於鍛鍊肌肉,想要增加肌肉量,須掌握以下原則:

 

1. 總熱量要足夠:不要靠節食減肥,否則可能減到肌肉而非脂肪。

2. 多吃優質蛋白質:豆類、魚類及海鮮、瘦肉與蛋類等,都能提供優質蛋白質,是幫助身體合成肌肉的原料。

3. 從事運動:以阻力+有氧運動的方式來達到增肌減脂的效用,阻力運動如啞鈴、壼鈴、深蹲、弓箭步蹲等,有氧運動則是快走、游泳、騎自行車等。

 

在家也能練肌肉:

鍛鍊肌肉未必要到健身房,在家也能進行簡單的肌力訓練,對於養肌肉也很有幫助。

 

 

一、深蹲 

Step 1 雙腳打開與肩同寬,手臂自然下垂

Step 2

身體慢慢往下蹲,感覺像有一條線,將你的臀部向後、向下拉,維持5秒左右,就可將分體恢復原狀

Step 3

同樣的動作每回合做10至12下,休息5分鐘後再進行下個回合的訓練,至少做滿4個回合。 

 

二、弓箭蹲步

Step 1 將右腳大腿向前跨出,左腿向後、腳尖墊起,上半身與地板呈現垂直狀態。 

Step 2

向下蹲10至12次後,再換腳訓練。 

Step 3

休息5分鐘再進行下一回合訓練,直到做滿4個回合為止。